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玉红  简黎  梁传丽 《吉林医学》2013,34(5):950-951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给患者置管PICC 156例,观察记录置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156例患者中47例出现并发症,因并发症拔管的患者有3例,其余均在疗程结束后拔管。结论:经过对各种并发症的积极对症处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因并发症导致的拔管例数,使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又以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所占比例最高。随着支持治疗条件的改善、并发症治愈的提高、新药不断的研发、治疗方案和策略的优化,AML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进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方法对9例患者实施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上腔静脉入口处鸟嘴样狭窄1例,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3例,双上肢烧伤1例,双侧乳腺癌根治术后1例,上肢外周血管细小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2例。结果9例患者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配合适切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中出血性膀胱炎(HC)的防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50例以BUCY方案为主进行预处理的PBSCT患者。进行水化、利尿、碱化、应用美司那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对HC的有效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0例PBSCT患者中,8例出现HC。结论:HC的发生除与马利兰、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的损害有关外,还以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感染有关。在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可降低H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Good综合征(伴胸腺瘤的免疫缺陷症)是一种成人免疫缺陷病,特点是合并胸腺瘤及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该病有细胞和体液免疫双重缺陷,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感染。该文报道1例62岁AB型胸腺瘤女性患者,反复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血清Ig低下,B淋巴细胞缺如、CD4+ T淋巴细胞下降、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下降,诊断为Good综合征。该患者同时有粒细胞缺乏、慢性病性贫血,进一步骨髓宏基因组测序发现KIT与ARID1A基因突变,予补充Ig及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随访患者仍有Ig下降,予定时复查血常规、Ig,并适时补充Ig。Good综合征相对罕见,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 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 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 > 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 > 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 > 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 > 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急变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CML加速期、急变期应用格列卫患者为治疗组,口服格列卫600~800 mg/d,同期住院18例CML加速期、急变期接受传统化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7~9个月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CHR 5例(27.8%),PHR 8例(44.4%),血液学总有效率72.2%.对照组CHR 1例(5.6%),PHR3例(16.7%),血液学总有效率2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遗传学总有效率33.3%,对照组遗传学总有效率为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最常见为恶心、呕吐(611%),其次为水肿(44.4%)及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程度均较化疗组轻,给予对症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 格列卫治疗加速期、急变期CML安全有效,但获得遗传学缓解后仍需坚持服药,一旦出现耐药可考虑改用第二代TKI或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与耐药情况。方法:22例急性白血病(AL)院内感染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875例次AL患者,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共31例次,ESBLs阳性者22例次,占71%。95.5%患者为粒细胞缺乏,86.4%患者粒缺持续时间≥7 d。所有患者均曾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药敏结果提示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1.8%。治疗有效率86.4%,死亡率13.6%。结论:化疗后AL患者是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与粒细胞缺乏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有关,治疗首选碳青酶烯类,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